场会教他们制作织布机,教他们纺织棉布。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很低,多数的地方只能种一季,这一季的每亩产量二三百斤,按照每斤二文钱的价格甲酸,每亩地的收获只有五百文左右。
周鼎原以为:超级市场保证每亩百斤的产量,又保证以每斤十文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每亩地至少有一千文的收入,按理说,应该有很多百姓动心才是。
事实却是:响应者寥寥无几。
为什么呢?
经过仔细的推算,周鼎找到了原因,五个字:民以食为天!
这个时期的百姓,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何况,土地产出的粮食,是百姓们生存的保障,他们不会贸贸然拿土地做实验。
为了打消顾虑,超级市场表示:凡是担心棉花产量的百姓,可以和超级市场签订包产契约。
包产契约的形式是:超级市场免费向百姓提供棉花种子,土地中的收获归超级市场所有,超级市场按照丰年的产量,支付给百姓粮食。
虽然这个时期的百姓很淳朴,为了百姓能够用心种植,超级市场依然出台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
产量最高一成百姓,可获得百分之一百二的粮食。
产量一般的百姓,可获得百分之百的粮食。
产量低于平均数三分之二的百姓,只能获得三分之二的粮食,以此类推。
消息一出,观望的百姓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跑到超级市场,跟超级市场签订包产契约。
有的朋友问了:只有一成百姓能获的百分之一百二的粮食,其余的百姓只能获得百分之百,既然收获和种粮一样多,为什么选择包产呢?
原因有二:
其一,自己种粮需要种子,而帮助超级市场种棉花,就能省下这笔种子,这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好处。
其二,超级市场包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