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周鼎逐渐了解到的纣王,有很大的不同。
封神演义中的纣王是什么样子呢?
残忍,跋扈、好色,昏庸!
若不是这样,也能对得起一个‘纣’字?
纣’,本就是一个恶名。
《吕氏春秋·功名》说:“注贱仁多累曰纣。”
汉代蔡邕《独断》中说:“残义损善曰纣”。
‘
然而,周鼎来到这个世界后,了解到的纣王又是什么样子呢?
周鼎了解到的纣王,少时天资聪颖,闻见甚敏,长大才力过人,倒曳九牛。更重要的是,纣王颇通权谋,也颇会为自己造势!
纣王身为帝乙的第三子,上面有大哥二哥,按理说,轮不到他继承殷商的王位。
然而,他做了一件事,彻底的改变了帝乙的想法,并册立他为太子。
什么事呢?
这便是著名的‘抚梁易柱’事件。
话说,有一日,帝乙与诸位王子在宫中溜达,走到飞云阁的时候,突然有一根房梁从帝乙的上方砸落,危机时刻,纣王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托住了房梁,救下了帝乙。
众大臣以为:飞云阁跌落一梁属于突发状况,纣王为了救父亲去接梁,说明他够孝顺,同时也说明他够自信,够果断。恰好接住,除了说明他有本事,也能说明他的运气好。
这样的王子,简直就是天命所归呀!
于是乎,众大臣上奏:帝辛力大无穷,威名远胜,又临危不惧,为救父亲甘冒奇险,品行兼优,当为太子。
然,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王宫是什么地方?
这样的地方,即便没有修建的非常豪奢,也不会年久失修到无端的掉下一根房梁吧?
房梁既然不会无端的掉下,那只能是人为的了?
问题来了:谁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