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随处可见等死的难民,周鼎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拿出几袋大米,架起大锅煮饭。
不久之后,米饭的香气引来了数百难民。
周鼎趁机宣布:招收青壮家丁。
条件:青壮,各种工匠,识文断字者。
重要的要求说三遍:要听话,要听话,要听话!
待遇:饭管饱,每个家丁可以携带两名家属,
消息一出,应募者如雨~
临近傍晚,周鼎总共募得青壮四百人,算上家属,总共一千二百人。
怎么这么正好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难民都有不少的同乡,若是某个附和条件的家丁有一个家属,那么,必然会有拖着三个家属的家丁找他帮忙,两人一起应募,携带四名家属,也算附和要求。
家里没有附和条件的,若是有未嫁的女儿,则原地寻找符合条件的单身家丁,当场组成家庭。
周鼎完人口,贞贞领着十来个妇幼过来,弱弱的看着周鼎,想让周鼎收下这些人。
这些可怜兮兮的孤儿寡母,一双双渴望的大眼睛望着周鼎。
周鼎大手一挥,对贞贞道:“既然你愿意留下他们,这些妇幼就归你管理,以后烧菜做饭的事,就交给你了!”
贞贞开心的道:“多谢公子!”
带着难民一路北行,周鼎的队伍越来越大,三日后,队伍中仅仅是青壮就有了一千多人,总人数接近四千。
为防引起大隋官方的主意,周鼎打算找个地方,安置这些人。
贞贞知道了周鼎的想法后,沉思一番,道:“妾身听红翠大姐讲过,她家的村子靠山村,就在附近。村里的人都被土匪屠杀一空,粮食全被抢光,她是因为回娘家,才保住了一命,公子,咱们到那儿安置难民怎么样?”
周鼎点头同意,来到了荒无人烟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