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蠢蠢欲动的琼州官员,纷纷偃旗息鼓。
周鼎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回到现实世界,印制了二十万份《彩报》!
回来之后,立即将《彩报》分发到全国主要城镇。
消息传出之后,国内各地的百姓,纷纷奔走相告:两年没有消息的周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出手就干掉了几千个洋鬼子,缴获了三十几艘军舰。
周鼎再一次名震全国,随之而来的是声望大涨,这一次,足足收获了二百多万声望值。
两百多万呐!
比上次出战沙俄角斗场,赢得旅顺,所得到的声望值,还要高出整整一倍!
周鼎之所以能够收获这么多的声望,大概是因为清军与八国联军的战斗,打的非常窝囊!
慈禧太后既想战败洋鬼子,踩着洋鬼子的脑袋扬眉吐气,又怕与八国洋鬼子彻底的撕破脸,日后无法求和。
因此,慈禧的态度模棱两可,大清官兵对于是战还是和的信号,模糊不清!
清军士气低沉,装备差劲,完全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自从接战以来,被打的节节败退。
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在天津阻拦八国联军的时候,折戟沉沙,彻底的分崩离析!
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请朝廷调动琼州的部队北上,抵挡八国联军入侵。
周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是为难!
北上?
干掉洋人不符合周鼎的利益。
不去?
眼睁睁的看着北方的百姓,饱受八国联军的摧残,周鼎心里很不好受!
周鼎无法做出选择,于是乎,周鼎选了一个很‘二’的办法!
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去掉其中的废话,再翻译成白话就是:太后,你要不要我北上?需要的话,我就去,不需要的话,我就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