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并一一记录在案。
一个星期后,第一架暴血重机枪问世了。为了快速验证各部件的功能,黄体芳等人没有使用李卫国设计的12.7毫米。也就是点五零口径重机枪弹,而是采用陆军标准的9毫米步枪弹,这样不用把大量时间浪费在等待新式弹药制造上面。
不过,12.7毫米重机枪子弹的研制和制造也在同步进行,需要一个月时间,在这期间,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再用两周时间改回12.7毫米结构也来得及,一点都不耽误时间,可以说把时间利用的非常紧凑了。
用9毫米步枪弹主要是验证重机枪的导气式原理、自动装弹、脱壳等原理,经过试验,黄体芳等人大喜过望,子弹的确实现了自动化,射速高达300发每分,虽然还没有达到李卫国设计的600发每分射速,但比起目前中国神策军装备的加特林机关枪已经实现了超越。
加特林机关枪作为手摇式,最大供弹射击速度也不过每分钟两百多发左右,而且战场上士兵紧张的情况下,疯狂的摇动,往往导致机关枪咔弹,出现各种故障。
如今暴血重机枪就不存在这个人为的咔弹现象,除非零部件出现问题,否则不会因为战场上士兵紧张而造成武器失灵的情况出现。
当然,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暴血重机枪还是出现各种故障,不过这都是因为零部件连接时有误差,是可以通过校正后解决的。
整体上,李卫国提供的设计原理是正确的,所以暴血重机枪的研制工作很顺利,第一个月实现了理论到实际的验证工作,第二个月就实现了12.7毫米重机枪弹的开火和供弹验证,第三个月开始加装防盾、水冷、轮式系统,然后生产六门暴血重机枪样机,交给军方进行各种战场环境实际测试。
军方对这款自动连射的重机枪非常感兴趣,积极配合测试工作。
军队对于重机枪的测试基本上就是一直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