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队都有!”
“向左转!”
“进入射击阵位!齐步走!”
崇明县城外,新军靶场上,刚刚应征入伍的新兵们排好队列,在指挥官的口令指挥下,依次进入射击阵位。
“装填弹药!”
听着指挥官的口令,新兵们纷纷从武装带中取出弹药,将手中的恩菲尔德p1842击发式前装滑膛枪竖立起来,用双腿夹住,然后讲纸筒中的枪药倒入枪膛中,用通条夯实,再将.557英寸大小的铅制子弹放入枪口,同样用通条将其夯实。
当然,p1842火枪虽然名称上看起来像是制式装备,实际上每一把火枪都是纯手工打造,虽然规定是.557英寸口径,但因为这个年代的车床精度不高,每一个枪管都无法保证其精度,有的大于.557英寸,有的则小于这个尺寸。这样一来,每一把火枪都必须配备独立的制弹器,需要使用这把火枪的人自己亲手制作弹头,不能用别人制作的弹头,否则容易出现卡弹炸膛。
当新兵们装填完枪药和弹头后,指挥官再次下令。
“装填火帽!”
火帽是击发式火枪的关键标志,比燧发枪好用多了,用火帽代替了导引火药和燧发火石装置,大幅度提升了战场实用性,属于火枪的革命性发明。
只见新兵们将击锤搬开,小心的把火帽放入击锤下方的底火击发洞中。
新兵从装填发射药、弹头,再到安装完成火帽,整个过程大致需要半分钟至一分钟时间,而一名优秀的火枪兵,一分钟大概能够完成三次,这已经是火枪时代的极限了。
在李卫国的军队当中,老兵大概能够做到一分钟发射两次,能够一分钟发射三次的士兵也有,不过所占比例非常小。
“举枪!”
“预备!”
“射击!”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