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能一直维持那种上升的高度,把自己超然在了‘荷塘月色’之上,我想这就是《荷塘月色》的精神内核之一,也是那种朦胧而不点破的意境,正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婉约美,这种美不仅在散文的文字与埋伏里,更是在精神上。”
看到这个,很多人还是感觉说的特别有道理,因为《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和他说的仔细一对比,貌似真的是这么个道理。
其实李阔毕竟是复制了来自另外一个时空里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他更改了背景,但却没有更改太多,所以很多东西依然成立。
而曹志山却还有一些点评——“毫无疑问,《荷塘月色》是我近年来看过最好的散文,炼字,丝毫没有年轻作者的卖弄,收得住,用得好。但于我而言,这篇散文最好的地方,除了文字,依然还是那种超然的精神境界,还有那种如同薄雾一样美好又朦胧的幽静……”
这一番点评,让大家都知道,主流文学界现在已经比较认可《荷塘月色》了。
其实这也是应该的,毕竟这篇文章在另外一个时空中,也是广受推崇。
20世纪的中国,名人的数量如同天上星斗数不胜数,文坛巨匠也有很多,然而《荷塘月色》依然能成为最优秀的散文之一,自然有着自己的道理。
曹志山的点评到此为止,接下来就是在谈论他说的这种精神困境。
在曹志山之后,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坛上知名人物夏华春,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说:“你们要看散文,要学习散文,就去看《荷塘月色》,这作者虽然年轻,可文字的通透和老练,反正我自愧不如。我希望大家可以多看看,多思考思考,为什么他能在21岁的年纪就写出这样的散文来……”
这个讲课内容被一些想要搞大新闻的人给发到了网上,于是,大家更是明白了李阔这篇文章的厉害。
当然,又很大一部分人,自然喜欢李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