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万不可敌”的威慑感!
西面宗翰的部队比起宗望的东路军来略显驳杂,但综合战力却足以与东路军媲美。宗翰家族的势力早在撒改时期就己经保持着一种独当一面的地位,实际上东路军的独立态势几乎还要超过汉部。不过体制与血缘的双重原因却让大同和会宁之间的关系远没有津门与会宁之间那么恶劣。眼下,与完颜部关系较为疏远的部族有许多都依附于宗翰,而得了西京道以后,契丹、奚族的战士也大多纳入西路军旗下。此时随着宗翰前来的人马共有四千五百人:其中三千人由宗翰亲自掌控,一千五百人是耶律余睹带领的以契丹为主力的混合军。
和宗望、宗翰的部队相比,才进行大量征兵的挞徽部单兵战力便显得稍弱。作为地主的挞懒兵马就数量来说比其它几支部队都多,但给人的压迫力不但不如东路军和西路军,甚至比起随斜也而来的两千会宁人马也有所不如——当然,更比不上萧字旗下的那批半野蛮人!
萧字旗下的三千精骑,绝对是汉部几大战力系统中和女真合作最多的一系。萧字旗兵甲犀利,编制组织和兵种类型都没有汉部主力军事系统那么繁复,最能体现汉部最高科技水平的一些火器并没有大量提供给萧铁奴手下的该些蛮汉——但那并不重要。萧铁奴用兵的哲学并不是追求最先进的武器,而是追求简单、追求有效。真正的大战打起来,最有持久战斗力的一般不是那些处于时代前沿的武器,而是那些处于时代主流的武器。利刀、快马、强弓、毒箭,在这个时代,萧铁奴有这些就够了。
折彦冲三千人,宗望三千人,宗翰三千人,挞懒八千人,斜也两千人,耶律余睹一千五百人,其它大小各部或三百或五百共一万五千余人。三四万人聚集在这里,虽非会师,亦类于会师了。如果这次会议决定伐宋,靠这支队伍或许就足以南侵了——倘若与会者能齐心协力的话。
各路兵马会齐后的第二天一起出营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