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季继续道:“不过,陶函和以前的商队确实也大大不同。”
“哦?”
“他们每过一处,除了买卖公平以外,又有一干人等给本地商家讲解商国的商虞之道,传授中原人的筹算之法。更派出一批人给当地人讲解中原的物价和风俗。我派出去的人正好听他们在向本地人讲解:青石在蚕丛虽然贱如泥沙,在阳城亳都却有百金之价——诸如此类。如今青石等土产在城内已经价格狂飚,据说连附近乡野也有愚民赶来贩卖。更有一帮本地财主,忙着扩建房屋,有意囤积居奇,甚至组建商队。”
“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桑鏖望道:“他们能够赚取的,不外乎两地的价差。我国民众消息闭塞,按理,他们应该尽量利用小民的无知压价才对。”
“所以才说这支商队和以前的商队大大不同。除了陶函自己的买卖外,连跟着商队来的那些杂商团也受陶函约束,买卖做得甚是公允。听说是陶函的台首亲自出面告诫:若有商家违反他所定下的三条规章,便不得再尾随陶函商队前行。”
桑鏖望问道:“哪三章?”
桑季道:“不得欺诈,不得偷盗,不得犯当地之俗。”
桑鏖望回头看着《山川社稷图》,良久道:“台首是谁?是于公之斯么?”
“不是,是一个年轻人,叫……”桑季顿了顿,一字一句说:“有莘-不破。”
桑鏖望倏然回头:“有莘?”
桑季缓缓重复了一句:“有莘,有莘羖的有莘,有莘不破。”
桑鏖望眼睛突然变得空洞:“一个姓有莘的人居然能活着从陶函走到这里,看来川外的局势确实变了。”
兄弟二人对视,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不甘寂寞的光芒。
“我要见一见他。”
桑季道:“就因为他姓有莘?”
桑鏖望道:“也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