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侯沧海商路笔记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设新家园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设新家园(2 / 7)

。这个劳动场面让两位老领导仿佛回到了火热的八十年代。他们在八十年代时年富力强,是那个时代的主人。他们在面条厂里挥汗如雨,享受着劳动者的光荣。

他们如今是旁观者,感叹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他们,属于更年轻的小辈。

蒲小兵陪着侯沧海来到各个小工区。来此施工的工人多在锁厂工地做过工,很大一部分都与侯沧海一起经历过非典。侯沧海能叫出所有管理者的名字,还能叫出部分工人名字。他手里拿着烟,走一路发一路,有说有笑。

两人来到闲置车间,听到侯沧海关于建设保健品生产线的构想,蒲小兵道:“我进了面条厂一直觉得疑惑。一个面条厂不值得侯总如此兴师动众,原来着力点在保健品。恕我直言,面条厂只有两年承包期,你把生产线建好了,到时又得搬家,既费钱,又影响生产,不划算。以你在高州领导面前的面子,在南城区找一个亏损工厂进行改制,你可以轻易获得生产基地。”

从理论确实如此。侯沧海虽然出自于江州,但是他事业勃发期却在高州,与高州市长黄德勇、南城区海强书记都建立不错的关系。特别他与南城区海强关系更为密切,要论利用亏损企业改制,确实在高州更有条件。

侯沧海道:“高州经济一直不振,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不便。江州有水路和铁路,有一条修好的高速路,还有一条在建的高速路,不管是原材料进入还是运出,都十分方便,如果在高州,光货运都要多花很多钱。”

蒲小兵长叹一声,道:“高州风水太差,历届领导都忙着内斗,喜欢抓矿山。他们目光短浅,一直不注意基础设施建设。一环线能提升城市品质,拓展城市功能,高速路能让高州突破大山包围,这两个重要基础设施一直卡着高州的脖子。”

侯沧海还有一条理由没有说出来。他若是将保健品做得很大,基地在高州,迟早会和一大恶人发生正面冲突。他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