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杜崇光玩了花招,却又不好发作。杜崇光暗自得意,觉得丁应平失算了,自己轻易赢得了这场胜利。
令他没有料到的是,下午记票结果出来了,黎兆平不仅超过了半数,而且达到了百分之七二。这个结果如果报去,黎兆平的党代表候选人身份,肯定被确认。连广电部门都阻止不了此事,将来整个文宣口搞差额选举的时候,被选下来的可能性,就非常之。此事异常被动,杜崇光必须和这些人商量一个具体的应对办法。
次,他们在林志国家见面的时候,蒋为纲和赵正全有事未能出席,事后也清楚他们讨论的结果。那时,他们虽然听到风声,彭清源和赵德良有可能选黎兆平当党代表,他们都认为这件事难以实现。既然最大的一个堡垒被攻下了,他们就不得不重新考虑了。
卢新华,无论如何,坚决不能放他出来。
杜崇光显然想得更多一些,他,不放?能有什么理由?
此后好一段时间,全都沉默了,每个人都在想着心事。黎兆平的党代表身份一旦确认,不让他出来的前提只有三个,一是查到了确凿证据,只要将证据往省委一摆,省委也无计可施。二是陈运达跳到第一线,写一纸批示,龙晓鹏便可以将这一纸批示当成尚方宝剑。三是黎兆平死了。
离省党代会的时间越来越近,代表身份,最近就会确定。对于他们来,时间已经不多,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拿到黎兆平犯罪的证据,他们心里都没有底。尽管即使党代会召开,只要拿到确凿证据,其代表资格,也会被中止。可毕竟,只要黎兆平的资格一旦被确定,纪委就得放人,而黎兆平一旦被放出来,以他的活动能量,不准短时间内,就可以掀翻一批人。真的出现这种情形,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陈运达作为省委第一副书记,亲自批示,对黎兆平一案继续审查。但这样做,对于陈运达来,政治风险极大,如果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政治就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