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之围棋梦 > 387.第387章 压力在那一边

387.第387章 压力在那一边(3 / 7)

不到50次。他们终其一生,估计也很难超过100次。

有很多棋迷都有这样的印象,在中国围棋处于最低谷的那些年,只要一有中韩棋手之间的比赛,特别是当中国棋手输棋的时候。那么:

“中国棋手开局领先,只是到了后半盘以后,情况才怎么怎么样。。。”

这几乎已经成了最常见的一种输棋模式,起码在专业的棋评中,类似于这样的话是经常能够看到的。抛开其他因素不谈,那么在这样的报道中,大家能够看到什么呢?这其实就能看到各自国家领军人物的影响。由于中国出了一个聂旋风,由于他的技术特点,那么很多中国棋手其实都从他的身上吸取了足够的养分。同样的道理,由于李石佛出在韩国,他的厉害首先是韩国人感受最深。

例如在真实的历史中,韩国围棋是从93年开始走向全盛的。在那一年,韩国棋手首次攻陷了“富士通杯”,由曹燕子和刘昌赫会师决赛。他们半决赛的对手都是日本棋手。并且两盘比赛都是让日本人抓狂的“半目逆转”。

那两场半决赛曾经被韩国棋界赋予很重要的意义。他们认为就是从这两场半决赛开始,标志着世界棋坛的权柄,由日本围棋转到了韩国围棋。同时他们在报道这个比赛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这一刻,人们想到的是李石佛,无论是曹燕子还是刘昌赫,他们在无数次经受李石佛的官子考验后,不知觉锤炼了官子的技术。“富士通杯”半决赛两个半目后面,分明有着李石佛的影子。。。”

这样的话,其实就说明的“领军人物”的作用,说明的“领军人物”的影响。其实随着李石佛实力的提升,随着他的成就越来越大。到了后来,他好像就不仅仅只是韩国围棋的“领军人物”了,他似乎已经成为世界棋坛的“领军人物”。因此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到,在那些后辈棋手身上,隐隐约约都能看到一点“李石佛的影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