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大赛,估计自己是没有份参加。李小强自己也想得开,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是不够。想拿世界冠军那是肯定没有指望,与其这样,不如等自己有实力冲击世界冠军的时候再参加。李小强在心里安慰自己:
“嗯,当年古大力刚参加世界大赛的时候,还落下了一个“古一轮”的外号。那以后别人叫我什么,“李一轮”?。这个绝对不能接受,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世界大赛不能去想,擂台赛是跑都跑不了的。堂堂5连胜的功臣,没有谁敢不让自己参加擂台赛。参加是可以参加,可李小强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好像不能够当先锋。
本来按照李小强的年龄和段位,李小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先锋的不二人选。除非是让常韧圣他们参加,那当不了先锋李小强也认了。估计是管理层为了“奖励”李小强,特意把李小强的“地位”拔高了。竟然把李小强排在第2个出场。这当然也是国人的习惯,身份越高的人,当然是后面出场。越往后地位越高。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小强肯定是不愿意的。先锋听起来多拉风啊,有拉风的先锋不当,谁愿意去当“二”呢?好死不活的,管理层最初安排的先锋居然是俞彬。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小强义正词严的向管理层提出:你们这样的安排是不对的,人家“俞团长”的水平比我高,年龄比我大。我怎么好意思排在人家后面出场呢?
俞彬那是现在天天跟常韧圣混在一块的人。他肯定是不会去想什么“排座次”的问题,他肯定也不想当“二”,肯定也是觉得“先锋”更威风一点。洋洋得意的捂着他那个先锋就是不放手。
李小强没有办法,只好提出“实战解决”。这也是围棋界的传统,长期生活在胜负世界里,多多少少总有一点赌性。就这样,“名人战”的决赛席位争夺战,也变成了擂台赛的“先锋”争夺战。管理层居然也默许了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