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群香烟的烟头给碾灭了。
十三一包,比老美的骆驼可好抽多了。
皇后区警署的对外办事处的窗口,站了一个短发的亚洲面孔,他平静的敲了敲桌面说出下面的话语。
“我来保释朋友的..嗯..叫做仲月生…”
“好的,在这里签名吧…“这个偷渡客,也是他曾经的下属,受累收留下他吧,也劝劝仲月生,别那么自尊自爱了…
街角的灯光有些残破的晃了两下,终于抗住了憋屈灭掉的命运,两个同样硬朗的身影并肩的走去,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那个大个子,微微的错开对方一定的距离。
“里边的布莱尔怎么样了?”
“嗯,疼上一阵子,查不出来,没伤筋没动骨…”
一顿一错的中国话的乡音,在街边的角落中,慢慢的落下….
第二天的清晨,连骑着自行车的报童都不禁的严肃了几分,他们抛掷出去今天的报纸之后,就急匆匆的离去。
所有的,在纽约的,不在纽约发行的报纸,都不约而同的将头版头条安置成了纽约时报的新闻造假。
无数种标题的写作方法,无数个版本的新闻内容,都触目惊心的反应了同一个问题,新闻人的诚信度,和新闻媒体的真实性。
纽约街头的喧闹,爆炸性的新闻,忧国忧民的群众,让街头报摊上的每一分与这则消息有关的报纸都卖的颇好。
而作为这则消息的源头,纽约时报,他们的报纸,在摆上案上的时候,就被一抢而空。
这简直是销量大增,直接碾压了邮报和其他的几家报纸。
可是这样的销量,是纽约时报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丑闻和诚信危机,让民众们带来的最真实的反应。
他们的竞争对手,估计今天早上都是笑醒的,而他们今后的报纸运营,则需要有个新人来力挽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