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懒蛤蟆,捅下才跳下。不是至爱亲朋,他般懒得动这样的脑筋。”
这比喻把马部长逗得大笑:“太抛洒了,辜负才气!不过这也是你们李家才可以这么奢侈,就好比当年大苏修黄楼,自己都不用动笔,叫弟弟苏辙作赋,小友秦观作序,弟子陈师道作铭,贺铸作歌,他自己选篇立个碑完事儿。”
四爷爷说道:“他自己倒是写了首诗,不过那诗实在是有点……”
老伯笑道:“除了绝句这种灵气纸笔,大苏的诗的确是他的苦手,主要还是恣肆挥洒写完就丢,绝不二改,不愿意反复推敲的缘故。实在是有些浪费。”
刘部长说道:“这么浪费都能独旷古今,这才是真正的豪啊!”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举杯与老伯祝寿,又敬四爷爷,席间相淡典故学,大家都是化人,倒是其乐融融。
刘部长说道:“《琼林别藻》,列入今年六个工程精品图书,这是板上钉钉的了,前期十万册销售势头很好,看来得加印,这个事情张厅长你要抓好。”
张厅长赶紧点头称是。
马部长接着说道:“也希望二老继续你们的络课程,这个事情我们接着来。”
四爷爷说道:“我只有个要求,不要强迫孩子们购买我们的书,也不要强迫孩子们背我们的课程。如果是要求他们把我们讲解的内容当成背诵资料,我觉得是种罪恶。”
老伯说道:“我父亲言之成理,我们的这项课程,旨在提高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要是把启发兴趣的东西变成打击孩子们兴趣的东西,那就和我,和我父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刘部长点头道:“二老说得是,那我们回去研究下这个问题。”
张副厅长说道:“还有样,就是这版权费……”
老伯说道:“不是说好给我们捐出去吗?”
张副厅长求助地看着四爷爷,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