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执宰大明 > 647.第647章 借道

647.第647章 借道(3 / 5)

据《明史朝鲜列传》记载,“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

至于何谓的“不肖”为何,朝鲜王朝的《世宗实录》解释是“嫡长子褆为世子,迨年既冠,不好学问,沉于声色……”

因此,在朝鲜众臣的奏请下,李裪以天资聪慧和好学不倦为名,成功地成为世子。

虽然文史上对李裪成为世子三言两语就揭了过去,不过联想到朝鲜太宗时的两次争夺王位的“王子之乱”,李裪的成为世子很显然也经过了激烈的权力争斗,最终成功挤掉了世子李褆。

李裪继承王位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不仅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还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六曹直启制”和“议政府署事制”,并且让世子协助处理庶务。

因此,朝鲜王朝初期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世宗年间得到了改善。

李裪还制订了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

不仅如此,他还对当时朝鲜农业表现出极大关注,毕竟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为了减轻农民贡税负担,设置贡法详定所,由其制定了田分六等法、年分九等法、结负法,按照田地等级和年份丰瘠征收不同水平的赋税,并且在发生水旱灾害时提供救济。

正是在李裪当政的时期,对当时朝鲜王国东北的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攻占了北部边疆地区的大片土地,设立了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使得朝鲜王国的疆域领土北扩到了鸭绿江南岸。

所以,李裪在位时可谓文治武功,故而被朝鲜王朝的后人所敬仰,不仅在立有巨大的塑像,而且头像还出现在了钱币上。

作为一名文武兼备、胸怀大志的君主,李裪自然对大明心怀警惕,但迫于大明的巨大威压而又显得无奈,只能对大明虚与委蛇,自然也就不会欢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