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执宰大明 > 629.第629章 天子圣裁

629.第629章 天子圣裁(3 / 5)

千两黄金,而且还把扬州城里被官府查封的陈光宗的宅院赏赐给了他,外加扬州城外良田五千亩。

与此同时,李云天在都察院的官职也由左佥都御史正式升为右副都御史,一跃成为了大明朝廷最年轻的堂官,并被任命为了左春坊大学士。

太子东宫古称为春坊,有左、右春坊两个衙门统领东宫众务,至大明时左、右春坊已经没有附属机构,但依然有着官职,成为了翰林院翰林升迁之所,其最高官职即为左、右春坊大学士。

左、右春坊大学士又被人称之为“内阁学士”,是升为“内阁大学士”的必经之职,大明内阁的阁老几乎都担任过这两个职务。

谢恒和韩亮身为两淮盐道巡盐副使,功劳卓著,故两人被外放到江南担任知府,其中谢恒被任命为苏州府知府,韩亮被任命为杭州府知府,成为了治理地方的地方大员。

潘兴民、张韬和秦克也因为监审的功劳获得了擢升,其中潘兴民由南京刑部左侍郎迁为京师刑部左侍郎,张韬由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迁为京师户部左侍郎,秦克由南京大理寺左少卿迁为京师大理寺右少卿。

对潘兴民、张韬和秦克而言,三人此次可谓是“因祸得福”,出人意料地从事先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两淮盐道贪墨案中受益匪浅,得以咸鱼翻身,重新进入大明的权力核心。

这是宣德帝对六部力量的近一步削弱,同时也是希望文官集团中出现第三股力量,来平衡内阁和六部的关系,而潘兴民、张韬和秦克就是他所期望的第三股势力的领袖。

潘兴民、张韬和秦克之所以会在南京衙门里任职,自然是受到京师衙门堂官的排挤,因此三人有着与京师衙门堂官对抗的先天条件,在宣德帝的扶持下必能近一步扩张势力。

一直协助李云天办案的李满山功劳自然也跑不了,宣德帝将其从锦衣卫北镇抚司五大千户的职位上提升了一级,成为了锦衣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