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月,这使得张盛安心了不少。
四轮马车一出现就成功吸引了扬州百姓的眼球,众人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在了四轮马车上,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高大气派的马车,顷刻之间就将后面跟着的那些双轮马车给比了下去,使得那些外表豪华的双轮马车黯然失色。
直到第二天扬州的《明新报》上刊文介绍了四轮马车,人们这才惊讶地知道这种样式新颖的马车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乘坐的,只有那些皇族勋贵和文武大员才能取得马车上路时所必须的牌照,而无牌上路的话要受到严惩。
而且不仅如此,即便是那些取得了牌照的四轮马车,其规格和制式也都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来执行,皇族勋贵和文武百官都有着相应的规定,以彰显其等级,可谓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富商大贾们本来是无法购买四轮马车,不过宣德帝下了恩旨,每名商贾只要捐一万两银子出来赈灾济民,那么就可获得朝廷的恩赏,进而得以购买一辆四轮马车。
居住在扬州城的那些各行各业的富商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而四轮马车很显然是绝佳的提升身份和地位的代步工具,因此随着《明新报》上那篇关于四轮马车的报道一经发表,讲武堂驻扬州城的司务处就聚满了前来捐钱的商贾家仆,都想抢到一个靠前的车牌号码。
由于宣德帝的恩旨只是规定了捐献一万两银子赈灾济民就得以购买一辆四轮马车,并没有限制只能购买一辆,故而不少财大气粗的富商一次就捐献三五万银子,给家人给配备四轮马车,这样也能抢到那些排在前面的车牌号码。
因此短短几天下来,讲武堂扬州司务处就收到商贾们的捐献数百万两之巨,按照约定一半的银子给了宣德帝的内库,一半给了户部的国库。
另外,李云天也通过售卖四轮马车大赚了一笔,无论对他还是对宣德帝、户部都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户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