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执宰大明 > 516.第516章 文武宿怨

516.第516章 文武宿怨(4 / 5)

定交趾叛乱和治理交趾有功随后受到了宣德帝的封赏,其中职务最高的是军阁次辅张本,其次是交趾布政使黄福,以及升任为交趾布政使司左参政的李清正。

张本被宣德帝加封为少师;黄福被加封为少保,因为其年事已高故而宣德帝将其调回京担任户部尚书,至此,户部空缺了一年半的尚书之位终于有了着落;李清正被调回京城担任礼部左侍郎。

封赏完了交趾的有功之臣,宣德帝下达了两件对大明官场影响深远的圣旨,第一道圣旨是正式在各地设立巡抚一职,第二道圣旨是停止了纳米赎罪例。

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派遣太子朱标以巡抚之名视察陕西,这是大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巡抚之名。

永乐十九年,永乐帝派遣大臣分巡天下,了解民间疾苦,后又有大臣奉命赴各地,或称采访,或称巡视,事毕还朝,使得巡抚一职逐渐活跃在大明的官场上。

宣德帝有感交趾三司互不统属,各自为政,不利于地方政务的推行,故而决定在地方上专设巡抚一职,以统帅地方三司。

在宣德帝的这道圣旨中,擢吏部郎中赵新挂吏部右侍郎衔巡抚江西;兵部郎中赵伦挂户部右侍郎衔巡抚浙江;礼部员外郎吴政挂礼部右侍郎衔巡抚湖广;监察御史于谦挂兵部右侍郎衔巡抚河南、山西;刑部员外郎曹弘挂刑部右侍郎衔巡抚北畿、山东;越王府长史周忱挂工部侍郎衔巡抚南畿,总督税粮,安抚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宣德帝所设立的巡抚仍属于临时派遣的性质,事毕复命,未划固定地区,不携带眷属赴任,没有专门的府衙办公。

这一点从担任巡抚人员的级别上就可以看出,以监察御史于谦为例,他的品级不过正七品,这是他的实际品级,挂上兵部右侍郎衔后品级跃升为正三品。

不过由于挂衔是临时的,一旦于谦结束巡抚任期回京挂衔就要取消,他的品级就要恢复成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