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上,在大明祖制面前她无能为力,根本就帮不了王彬。
除非……除非王彬能像李云天一样能在战场上立功封爵,成为大明的勋贵,否则无法摆脱大明祖制的限制进入官场。
然而,想在战场上立功又谈何容易,战场上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保不准小命就没了。
尤为重要的是,王彬首先必须要拥有武职,因为按照大明祖制只有武官立军功后可以进爵,文官即使立下再大的功劳也只能晋升官阶。
以李云天为例,他是两榜出身的文官,平定汉王叛乱后之所以能得以进封伯爵,是因为当时身上有两个武职,一个是讲武堂总教官,另外一个就是兼掌军阁武选清吏司武举厅主事。
如果没有武职的话,即使李云天在黑牛镇出生入死,最后得到的不过是官阶的提升和宣德帝的赏赐而已。
然而,武职并不是那么好来的,大明的军队实行屯兵制,各级军官都是世袭而来,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里有多余的官职出来?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李云天那么好的机遇,能够同时担任文官和武官,通常而言文官和武官是不能够相互转换的,因为这不仅涉及了双方的利益,而且术业有专攻,谁会接纳一个外行来担任自己的上司?
李云天之所以能成为武官,得益于他所进行的一番精密筹划,先是担任京师讲武堂总教官,然后说服宣德帝成立了军阁,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并在了一起,使得兵部的文官转为了军阁的武官。
京师讲武堂又是兵部的下属部门,李云天自然而然地就随着兵部并入军阁有了武官的身份,与此同时他也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进而一举跨越了文官和武官的界限,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说起来,王彬的身份很特殊,虽然他无法涉足仕途,但却是大明不折不扣的官员,因为按照礼制大明县主的仪宾是个从六品的闲散官职,只拿俸禄而没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