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和无霜期较长的北方地区与冬小麦轮作,一年两熟,提高收成。”
杨士奇和夏元吉等人闻言不由得面露惊喜的神色,如果李云天所说属实,玉米高产、早熟而且对种植环境要求不高,那么它的出现无疑使得大明境内广大的山地、丘陵和沙地都得到利用,大大增加了耕地的面积,进而提高了粮食总产量,解决百姓的口粮。
“皇上,此物不仅可以煮熟食用,而且也可磨成面粉。”最后,李云天总结了一句,将玉米和花生都放在了宣德帝的摆着御膳的桌上。
宣德帝伸手冲着花生和玉米一指,金英就连忙过去将它们拿过来交给了宣德帝,宣德帝放在手里仔细查看了一下,视线落在了李云天手中最后一个袋子上。
在众人饶有兴致地注视下,李云天掏出了第三个袋子里的物体,是一个香瓜大小的红皮之物,看上去沉甸甸的样子。
“皇上,此物名为山芋,又叫番薯,耐瘠土、耐旱,亩产粮食可过千斤,其茎叶可当饲料。”
举起手里的那个红皮之物,李云天沉声向宣德帝说道:
“据臣所知,此物宜于生长在高温潮湿之处,我朝南方皆可种植,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只要完善薯种收藏,使其能度过寒冬,那么即可在北方种植。”
“亩产过千斤?”听到这里,夏元吉不由得惊讶地说了一句,大明湖广地区一亩上等良田也不过亩产优等稻种原粮五百斤而已,而李云天手中的番薯竟可超过千斤,实在是匪夷所思。
原粮亦称“自然粮”,指未经加工的粮食的统称,例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蚕豆、豌豆等,通常具有完整的外壳或保护组织,在防虫、防霉以及耐储性能方面都比成品粮高。
与原粮相对应的就是“成粮”,亦称“加工粮”,指的是原粮经过加工脱去皮壳或磨成粉状的粮食,例如如大米、小米、面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