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出征后不久,二十多名交趾布政使司和交趾都指挥使司的人抵达了京城,进入了京师讲武堂。
这些人是接到了京师讲武堂的调令,特意进京给讲武堂的学员讲解交趾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和势力格局。
李云天特意让人制定了一个沙盘,模拟了陈智等人被击败的过程,让那些武艺教官和策略教官进行讨论,从各自的领域分析陈智失败的原因,以及提出改进的方法。
虽然京师讲武堂已经成立,但李云天依旧待在那里很少去都察院和文渊阁,这是因为讲武堂的运作还没有进行正轨,有很多事情需要他来解决,故而他根本没办法离开,至少要待到三个月的测训后才能轻松一些。
所谓测训,其实就是军训,要让那些预备学员们抛弃以前的身份和生活,向一名合格的讲武堂学员转变。
在测训期间,李云天以身作则,每天都会和讲武堂的教官、副教官一起,亲自对那些预备学员进行训练。
朱友安入学后,李云天正式对讲武堂的学员进行混编,不仅皇族、勋贵子弟要编到武举出身的学员中,南、北直隶的学员也重新打散进行了混编,以促进众人之间的交流,免得他们抱在一起相互对立
加上皇族、勋贵子弟,讲武堂预备学员的人数达到了556人,这样一来就有了11个中队,编为了4个大队。
在讲武堂所有的班级中,55个班中,有一个班学员的成绩是最为出类拔萃的,因为里面有着南直隶文考第一的张恒和北直隶文考第一的孙方。
值得一提的是,孙方是京师国子监四门馆的监生,不仅与陈清是至交好友,同时也是第一批到明新馆明新居士授课的人。
与陈清不同,孙方自幼就对军事感兴趣,只不过武举没有出路,故而他才考文举,结果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京城国子监。
在这次南北直隶的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