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近,就在军汉所住那排营房边上的一排平房里,这样便于他就近制定训练计划。
回到宿舍,李云天有条不紊地换上了属于他的一套黑色军装,然后对着铜镜整理起了仪容:
他的军衔是少校,两条杠中间夹着一颗银色的星星;
资历牌是上下两排军略章,代表营级,最上面一排军略章中间缀着两颗代表营级正职的白色星星;
臂章有两个,左手的臂章上写着“京师讲武堂”五个大字,右手的臂章是一条腾空的三爪蟒,是京师讲武堂的标志。
对着铜镜瞅了一番,李云天对身上的这套军装非常满意,虽然它的材质和样式都有欠缺,但足以将人衬托得更加威武和精神。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军帽,李云天的头上是缠在发髻上的脸色发巾。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代的男子都留着长发,在头上盘了发髻,根本就没有办法戴那些现代制式军帽,故而李云天只能作罢,以后再想办法,毕竟这个年代究竟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讲武堂和新军中将实行李云天熟悉的现代军事体系,军队的编制、军官的等级与卫所的编制、武官官阶的对应关系也已经确定。
军队的编制采用班、排、连、营、团、师、军以及军团:
班分为2种,一种是战斗班,专门负责作战,一种是勤务班,专门负责伙食、文书和传令等。
无论战斗班还是勤务班,人数都是12人,包括士兵和士官。
一个排有3个战斗班。
一个连有3个战斗排和1个勤务班,加上连部里的司务长、医务官、排长、副连长和连长,一共是127人。
一个营有4个连,加上营部里的军官和勤务人员,总人数520人。
一个团有3个营和1个辎重营,加上团部里的军官、勤务人员和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