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汉王朱高煦,按理说他现在应该在藩地,山东的乐安州,如果没有永乐帝谕旨的话不能离开乐安,否则会以谋逆论处。
朱高煦出现在队伍中一点儿也不意外,摆明了就是冲着金銮殿的龙椅上去的,否则的话也不会大张旗鼓地调动河北都司的兵力进京。
永安镇已经被军队戒严,整个镇子被围得水泄不通,路两边站满了手握长枪的士兵,看热闹的百姓被挡在后面,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搞得镇子里鸡飞狗跳,惶惶不安。
朱高煦的马车在镇上的一个有重兵把守的大户人家的宅院前停了下来,门口处还停着两辆马车,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朱高煦昂首走进了院落中。
院子里站满了军人,监朱高煦来了纷纷躬身行礼,态度甚为恭敬。
大厅里,杨荣神情冷峻地坐在椅子上,一名中年内侍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着,显得十分惊慌,他就是御马监少监海寿,此次跟着杨荣一起进京传诏。
杨荣身旁的桌子上有一个托盘,托盘上盖着黄色的锦布,锦布下面就是永乐帝的遗诏。
“王爷!”见朱高煦进来,海寿连忙迎了上去,躬身行礼。
“海少监毋须多礼,你和杨大人不远千里前来传旨,乃我大明有功之臣。”朱高煦微微一笑,上前扶起了海寿。
“王爷。”杨荣站起身,向朱高煦拱手行了一礼,不动声色地问道,“王爷不在乐安州就藩,怎会出现在这里?”
“本王接到皇上密旨,前来京城候旨。”朱高煦听出了杨荣话里的戒备之意,微笑着说道,“杨大人一路行来,旅途劳累,就请在这里歇息,剩下的事情由本王效劳。
“王爷,下官还有选择吗?”杨荣闻言顿时一声苦笑,望着朱高煦说道,现在里里外外都是朱高煦的人,朱高煦让他留,他岂能走得了?
姑且不论朱高煦手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