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搬到镇上也好,眼下她小弟要求学,她爹要治伤,在镇上都方便。
赵老大那一大家子也不过是在赵家村窝里横,到了镇上他们哪敢造次?活脱也是个山炮进城,畏首畏尾低声下气,生怕无意中得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最重要是镇上人口众多,邻里之间也不会来往过密,又不像村中人知根知底,她们一家子日后发了财也不会像在村中一样惹眼遭人嫉妒,尤其是她打算大量制作酱油等物
,如果是在镇上做,那就可以省下交通麻烦,又有家人可以帮着她随做随卖,可方便多了。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眼下倒是个可以让长乐利用的大好时机,叫家人趁机搬出来,往后也免得她再投鼠忌器。
长乐轻易安抚了村人,赵四婶却仍旧眉头深皱,她倒不是舍不得搬出那万恶的赵家村,只是搬到镇上哪那么轻易?
不说别的,光是房的事就是个大问题!往后的生计更是问题。
可车上一下子外人,她又不好直接问女儿,只能憋在心里。
直到一行人回到村中,长乐和赵四婶先回了趟家,不等那赵老大和老叔公养好了伤来发落他们,便把一大家子全部接上,又由村人护送着回到了石山泥屋。
留守的官差竟然在屋中睡死了,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地把赵四送进屋来他才被吵醒,慌忙扶正他的官差帽起身,一边恼火地骂着同僚不来叫他,一边让地方给赵四。
长乐笑着冲他一礼。“官爷莫气,天色不早,山路难行,您不妨留到天明再回去吧,累了一天,民妇马上去做些吃食与您果腹。”
那官差确是饿得大发了,闻言向外望了望天色,山上黑漆漆的,他一个人翻山回去还真是有些发怵,便也不多推辞,应下了长乐的挽留。
长乐将一大家子安置妥当,又和赵四婶礼数周全地送了村人离开,娘俩这才去灶下做饭。
家里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