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便脑子飞快的搜索其关联的记忆。
其实苏默的记忆并不准确,他果然是对历史很不熟悉。江彬确实是起自边关不假,但是这个边关是河北宣府,却不是延水关。而按照历史记载,江彬在宣府时,也是已经做到了指挥俭事的职位,绝对算的是高官行列了。
而后之所以能得入京师,一来是因为日后的刘六刘七起义,他于其中镇压有功,再就是其时身处大内的钱宁举荐,这才入了后来的正德皇帝眼中。
至于说随后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首先要纠正的是,江彬并没有做到指挥使,而只是指挥俭事。只不过同时,还被正德授予提督东厂之职。
如此,大明两大特务机构同时落入江彬之手,这才造就了江彬权倾天下的局面。
顺便说一下,钱宁才是真正的锦衣卫指挥使。也正是因为两人同时为锦衣卫正副手,利益最终出现了冲突,才使得两人从最初的相互勾结,变成后来的反目成仇。
只不过这些事儿,苏默压根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他那少的可怜的历史知识,能记得这几个名字,并记得其人大概的走向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试问,在这种情形下,他便是再怎么去努力回忆,又能回忆起多少靠谱的事儿来?所以,在冷不丁的见到了这么一位日后的大头,他惊诧之余更多考虑的是,究竟要不要和这位交好,又或是找个由头先一步干掉他才好。
而无论是交好江彬还是干掉江彬,他所有基于这个目的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至于说江彬是忠是奸,他才懒得去费那个心思管呢。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越来越多的考据最终证明,许多名人曾经的评述都极不可信。其中固然有错误曲解、以讹传讹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充分诠释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一定律。
苏默并不是傻乎乎的热血愤青了,所以他既不会相信所谓的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