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相宝 > 第754章 香筒之秘

第754章 香筒之秘(5 / 6)

刻手法各有千秋。

浙派竹雕艺术“留青圣手”张希黄就出自嘉兴,他所创的留青阳文刻法为特点的嘉兴派成为后来全国竹刻工艺三大流派之一。

留青阳文刻法,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以下的肌肤。这种雕刻手法,讲究细工精致,非常适合表现山水纹理,雕刻中以皮层的全留、多留、少留来刻画图案色调的浓淡变化,使画面宛如一幅浓淡宜人的水墨画,世称留青竹雕,张希黄也因此被尊为“留青圣手”。

张希黄的作品很值得收藏,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卢灿惊疑的并不是作者,而是另外两点……

其一,这件香筒并非张希黄一人所制——底座的圆雕手法、香筒盖上的透雕手法,与张希黄所负责的器身,风格各不相同。

这是……包括张希黄在内的三名雕刻高手合力之作。

这件作品最初的主人是谁?竟然能请动三位雕刻大师为自己之作一只香筒!

他怀疑的第二点,则是器身画面所雕刻的内容!

圆月方升,湖水平静,层波潋滟,树影婆娑,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良辰美景,正可行宴乐之事;聊聊数笔即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活动场景,或据案饮宴,或扇炉生火,或端茶进酒,不一而足。

卢灿关注的是,稍远处的一栋行乐图所在的阁楼。

张希黄的浮雕虽然历经数百年,可阁楼横匾上的“墨林堂”三个篆书字体,依旧能辨认出来。

“墨林堂”!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可卢灿知道啊!

世人知道项元汴,知道天籁阁,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项元汴先生的天籁阁,仅仅是他的四大藏宝楼其中的一座,其它三座,分别是“墨林堂”、“白雪堂”“退密斋”。

如果说,天籁阁是项老的书籍字画楼,那墨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