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相宝 > 第723章 冰裂瓷器

第723章 冰裂瓷器(2 / 6)

先生是陶器茶具的烧制高手。

卢灿跟着小林斗盦学制陶,颇有收获,让他对东瀛的陶瓷制作理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东瀛,陶器的使用比例居高不下,日式陶器,有着独特的沧桑之美。

东瀛陶器受中国唐三彩和宋瓷的影响颇深。经历了江户时代陶瓷业的鼎盛,东瀛陶器也发展出很多流派,再加上东瀛是火山多发国家,地质上更多的是被风化了的花岗岩,石英等,他们的土质软,密度大,这也决定了它们的土质更适合做陶器,而不是瓷器。

东瀛的六大古窑,最早全部烧制陶器。

手作陶器在东瀛盛行的原因也与东瀛流传的侘寂文化有关。所谓侘寂是茶人村田珠光提出的,指的是朴素感,粗糙感,以及瑕疵美。

东瀛的陶器,与中国的陶器制作观念,差别巨大。

东瀛人认为,现实中并不具备完美无缺的东西,既便有,也不能长久,而残缺之物,常常留有一个无限的空间,富有再创造的余地。

这也是东瀛人的“重瞬间、轻永恒”的“物哀”审美意识。

小林斗盦是其坚定的推崇者和信奉者。

相比而言,中国工匠更强调尽善尽美,天人合一,以“至臻完美”为最高追求——中国的官窑陶瓷在出窑后有瑕疵必定会摔碎!

两种不同理念下产生的作品,自然不尽相同。至于孰优孰劣,那就见仁见智。

彼此熟识之后,当卢灿提出邀请时,这是亚洲第一家东瀛境外的东洋文化馆,小林斗盦思忖片刻后,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他将在一周后,从法国返回东瀛,处理完他的工作室事宜后,在八月份之前,赶往虎博,担纲虎博东洋馆的馆长,兼任东瀛艺术研究中心的组长。

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虎博东洋馆的开馆,定在八月中旬,有他的加盟,势必会引发东瀛文博界的关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