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相宝 > 第685章 白匈奴币

第685章 白匈奴币(1 / 6)

历史是笔糊涂账,尤其是古代跨区域的远距离历史,更是一塌糊涂。譬如欧洲人历史上,将很多不同时期、给欧洲带来巨大威胁的中亚强悍民族,统称为“匈人”。

他们甚至把东哥德人征服者多迪拉,都归入“匈人”一类。

呵呵,这是明显的错误,东哥德人显然是正统欧洲族群。

之所以如此,就是公元五世纪的阿提拉“上帝之鞭”给欧洲带来的惨痛记忆。更关键的是,这种记忆不止一两次——后面又来了蒙元王朝的元太祖、元太宗,以及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所发起的“三次西征”。

欧洲人实在被搞怕了!

于是他们习惯上,将来自东方的恶魔(中亚和蒙元都在欧洲东方),统称为匈人。至于“白匈奴”,就是他们眼中,肤色不一样,但同样来自东方的凶悍民族。

这一说法给人很大误导,甚至法国汉学家约瑟夫。吉格涅斯,于1756年在其史学著作《匈奴通史》中,推测匈人的来源即中国汉代时期北方游牧部落的总称——匈奴,这一说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甚嚣尘上。

其实侵犯欧洲的匈人、白匈奴人,现如今的考古发现,多数为里海周边居住的中亚民族,和匈奴人关系不大——汉武帝迫使北匈奴西迁抵达的是今天的南俄/罗斯草原。

北匈奴西迁至南俄/罗斯草原的人口数量并不多,后世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评估其人数不超过五千人,所以,这股力量是无法完成成为一个强悍民族主体的艰难任务。

更合理的解释是,北匈奴西迁过程中,给中亚民族带来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而这种新的民族团体,被注入北匈奴人彪悍、善战的血脉基因,因此才诞生了“匈人”这样强悍的民族集合体。

因此,匈人的主体,还是围聚在里海附近的中亚民族,譬如汪达尔人、库特利格尔人等中亚及东欧各个小族群的混居群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