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山半腰的瞭望台上,用高倍望远镜察看植被时,发现这条山坳的树木少,灌木多,便下来找找,结果碰上了……”
这还真不是碰上的,他的直觉判断其实很有科学依据。
当初日军新建这坑道时,一定将附近遮挡视线的大树全部砍伐,三十五年后,这里的的树木自然要比周围的稀疏,树木稀疏,灌木自然就会茂盛。
陈晓不算一个勇猛的护卫,可是他竟然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谋士,真是世事难以预料。
“瞭望台在哪儿?我上去看看,你们大家继续。”
“就在那儿!”陈晓向右侧山腰的一处突出部位指了指。
不打搅他们干活,工程量大着呢,谢绝潘云耕的陪同,卢灿拎着高倍望远镜,和丁一忠两人手脚并用,很快登上陈晓所说的瞭望台。
这座瞭望台是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时修建的,一块三十平米的突出平台,靠山壁的位置还有残砖的存留,应该是当年老房子遗留下来的。
西班牙人很有眼光,选择的位置很好。
这里的高度距离伊巴港口,大约七百米,卢灿站在平台上,用高倍望远镜,海面情况一览无余,甚至能将十多公里外的苏比克湾内船只,看得清清楚楚,更别所下面的伊巴港。
山壁上存留有几个人工凿出来的洞眼,这是插旗帜用的。
在没有无线通讯之前,旗语一直是远距离通讯的主要方式,它比烽火更具体——不同的旗子,不同的旗组表达着不同的意思。
即便是进入现代社会,旗语在海军兵种中,依然承担着重要作用。
卢灿自然不是上来看风光的,他也是在利用陈晓的方法,巡视这附近是否还有疏漏。
要知道,当年日军为了抵抗盟军登录,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他们将从中原学来的“地道战”运用到了极致。
最为明显了例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