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器形,仿《宣和博古图》;雅致,源于精工十二炼,外壁如婴儿肌,触之滑腻,观之星光闪亮。”
卢灿忍不住,蹲在这尊铜炉面前,四下观瞧,又伸手摸摸腹壁。藏经色的腹壁,虽然冰凉,可是真的很滑腻,没有丝毫的金属沙粒感。
这尊铜炉,造型仿制的是商代“云烟鼎”。
《宣和博古图》第四卷中有“云烟鼎”的摹绘图象,与眼前的铜炉,一模一样。
《宣和博古图》真的是本好书,记录了二十类八百三十九件,从商代到唐代的铜器。并且每一件都摹绘图象,勾勒铭文,并记录器的尺寸、容量、重量等,间附考证。所绘器形非常准确。甚至还在图旁器名下注“依元样制”,或“减小样制”等以标明图象的比例。
其实卢灿心底已经有定数,这尊铜炉,八成是正品宣德炉!
可惜,其内养着一尺高的蒜苗,还有半炉膛的清水,不能上手。
无论是不是,这尊铜炉,自己一定要收下!
此时,恰好杨国生打完电话,脸色兴奋的看看卢灿,见对方趴着看自己的养蒜炉,高兴之下,大手一挥,“卢先生,喜欢这铜炉?喜欢稍后就带走!”
“杨厂长,这铜炉哪儿来的?”
“哪儿来的?”他挠挠头,想了半天后才恍然大悟的说道,“五六年的时候,我分配到厂里当技术员。刚好破四旧的队伍上岛,推倒湘妃祠,我看条案上这尊炉子还不错,就捡了回来。你还别说,这铜炉,每年为我提供七八茬蒜苗呢!”
卢灿听完,哭笑不得!
这铜炉,就是宣德炉,湘妃祠的神供!
前文说道,明成祖朱棣清扫干净洞庭湖水贼,他的孙子朱瞻基,在宣德四年下诏重建湘妃祠,以煊赫朱明皇朝的恩典。
既然大修湘妃祠,他赏赐一方真品宣德炉做神供,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