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相宝 > 第377章 搜刮成性

第377章 搜刮成性(2 / 7)

拾版。

欠资邮票中,也有高价值的,那就是一九一一年未发行的“棕欠资”三分银到五分银。之所以值钱,因为这些币值的欠资邮票,未曾正式发行,清朝就倒台了!

棕欠资这里很全,全套六枚一样不缺,卢灿又整理出十四版。至于那些散碎的单票和方联票,留给津门邮政总局做个念想吧。全淘弄走了,不合适。

还有一种邮票,也要比大龙邮票值钱,很具有收藏价值,那就是宣统纪念票。

一九零九年,溥仪继位,年号宣统。清邮传部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于当年九月八日(宣统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发行了一套“宣统纪念邮票”。

全套枚数共三枚,面值分为二分、三分、七分三种。邮票颜色为:二分的绿与橘黄;三分的蓝与橘黄;七分的紫与橘黄。印制数量一共为:二分的两百万枚,三分、七分的各一百万枚。

别看数量巨大,可是,发行的时间短——其从发行至停售仅一年多!

剩余未曾销售的邮票,在两三年后被统一销毁。这也是清代第二种纪念邮票价值高昂的原因。

津门邮政应该也执行了销毁命令,这种邮票的存量并不多,仅有九版,各种面值的加在一起,不到五百枚,颜色还不齐全。

做人要厚道!卢灿只挑选了二百枚,勉强将六色全部凑齐,紫色七分银仅有一张。

至于留给津门邮政总局的,呵呵,肯定不齐了!

还有意外收获,卢灿从箱子底部,掏弄出两套清代明信片!

发行于1896年,为竖长方型,左上角印有“大清邮政”字样,蟠龙和万年青图案,一套三张。第一张背面为彩绘木版套印的京剧大花脸关羽像;第二张为昆曲中的闺门旦形象,卢灿对昆曲不熟,看着有些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第三张的扮相,为黑脸包公,看装束不类京剧,不知是不是梆子戏中的角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