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斋自己清楚。
“可能是忘了吧!”卢灿指指这最后一篇日记的日期,“这是1945年5月份写的。东瀛是八月份宣布投降的,9月中旬美军登上台岛并封/锁海湾,10月安藤利吉签字投降。”
“安藤斋想要离开,应该是在八月到九月中旬之间,距离最后一篇日记三个多月。这期间他可能忙于转移财产,也许……忘了吧。”
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解释,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可卢灿很清楚,这不准确。
潘云耕在旁边,欲言又止,卢灿想起,这位才是第一个进入密室的,“潘哥,有话说?”
“您说的,那个安藤忘了,很有可能。”潘云耕挠挠头说道,有点不好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卢灿问道。
“现场还有五具尸体,其中三名身着宪兵服装,两名应该是佣人或者帮工的。”他的声音越来越平稳,“这五人都是死于南部十四式手枪的子弹,其中有两位宪兵并没有当场死去,还爬到被封盖的密室台阶上。”
“如果说最后离开密室的是安藤斋,那他一定是突然拔枪偷袭了这五人,然后仓皇逃出密室的,否则不可能连开枪后对方的死活都不检查。”
潘云耕的推测很有道理,这一问题算是解决了。
至于他为什么拔枪偷袭这五人,理由就太多了。可能是来送礼的,可能是来要账的,也有可能是来帮忙的而安藤斋为了掩盖秘密后枪杀的。非重点,无需考虑。
“西平真一为什么要这本笔记本?”郑叔问出最关键问题。
如同流水账般的日记,似乎真的没什么价值,西平真一为什么要它?
只有猜到原因,才好与对方要价钱。
卢灿再度将日记浏览一遍,“这上面涉及到商业利益的,至于两种。”
“其一是这上面记录的众多礼品,也就是当初安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