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
庆功宴?!
桂生站起来,“卢少,庆功宴就没必要了,食堂伙食不错,就在食堂吧。”
“欸!我这就去吩咐厨房加菜!”温季宸立即借着他的话题点点头。吃庆功宴?烧失败了还吃庆功宴?按照他的想法,恨不得将这些窑工拉出去砍头,浪费钱财。
桂生并没有坐下,他也拿起一件瓷器,是一尊抱月瓶,同样用手指弹弹,“这次成品率低,我是把桩师傅,有很大责任。”
内陆老师傅就是实诚,第一个往自己身上揽责。
卢灿摆摆手,示意此时不谈责任,只谈问题。
“我感觉,最大的问题,还是炉温。”桂生指了指那两件有些黑色的水仙蒜头瓶,“这种黑色,就是炉温没上去的直接证明。”
“炉温不够造成的开裂并不少见。在景德镇,瓷坯开裂垮塌,最主要出现在前半夜(烧窑时的上半段时间,为低温烧制期),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内,窑内和瓷坯内部还存在部分水汽,炉温不平衡,非高温处温度更低,不足以使得瓷坯的硬度快速增加。”
“至于窑炉结构,我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多火道结构在瓷窑中并不少见。至于瓷土配方……”他再度弹弹瓷瓶,声音清脆动听,“也许可以添加点粘合剂,譬如炉灰之类的,但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所以,如同卢少所言,这一次的成品率不高,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炉温。”
桂生多年烧窑经验不是白来的,他直接否定瓷坯和窑炉结构等方面,将问题锁在炉温上。如此一来,问题就要简单多了。
“我同意桂老师的意见,炉温应该是主要原因。”陈礼老先生也点点头说道,“电窑烧瓷时,因为密封问题或者水汽没能完全干燥,也会出现大批量开裂和垮塌。”
卢灿长吁口气,问题算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