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成的润馨大楼会议室中,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温季宸、桂生师傅、蒋、成两位师傅、陈礼老师傅、韦森特以及另外一位运通过来的唐师傅,围坐在会议桌旁,大家脸色都不算好。
会议桌上摆放着七件瓷器,都是釉里红标准件,高度在三十五公分到二十五公分之间。
一件卢灿拉坯制作的敞口瓶,三朵白色桃花,映在猩红的釉色中,分外妖娆。两件抱月扁瓶,瓶身稍显玲珑,两侧瓶腹同样是白色桃花图案,赏心悦目;还有两件通体红釉的梅瓶,颜色靓丽醒目;在它们旁边的两件是红釉水仙蒜头瓶,品质要稍微差点,红釉色泽泛黑。
这是桂生师傅他们精心准备的第一窑所有成功作品。
是的,所有成功作品。
卢灿坐在上首,手衬着下巴,眼睛微眯,似乎聚焦,又似乎无神。
烧窑很快,十点点火,下午六点停薪,彻底封死窑口,开始长达一整天的闷窑。今天傍晚,终于开窑。
结果……
整整四十件标准件,只成功烧制七件!
剩余三十三件,要么变形,要么开裂,要么瓷胎软塌损毁。
卢灿在瓷厂整整盯了两天,换来这么个结果,心中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在开窑时,一匣钵一匣钵的废品端出来,他都快奔溃。
卢灿的记忆中,景德镇大窑口,成品率高达七成,当年的德化窑,成品率为六成五,被誉为百年来最难烧制的毛瓷,醴陵窑的成品率也高达五成,普通窑口的成品率如果低于五成,铁定亏本。
尽管之前已经有心理准备,将第一次开窑口当成试验,但低于两成的成品率,还是让卢灿大吃一惊。
这问题出在哪儿呢?要知道上辈子自己在景德镇做赝品时,成品率也没有低于七成的。
看来,自己还是将事情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