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也没追问。
大家的掌声,让汪明旭整个人都不好了。卢灿的反驳,犹如耳光,扇在他脸上啪啪作响。
“那你怎么解释,这幅画怎会有强烈的米雷风格?”他梗着脖子,再度问道。
大家再度安静下来,听卢灿的解释。
“我想你弄错先后关系了。”卢灿指了指这幅画,“是米雷大师在学习这幅画作者的风格。”
这可能吗?这完全有可能!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画坛,圈子很小的,尤其是在当时英国王室极度推崇庚斯博罗作品的情况下,英国画坛很多人在学习他的风格。
“卢…卢先生,你…你说说这幅画的来历吧。”
罗大伟意识到卢灿可能真的知道,这幅画出自谁之手,连忙问道。
“嗯,那位有《欧洲艺术史》的同学,请翻到第二百三十五页。那里也有一幅画,《蓝衣少年》,对,正是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蓝衣少年》。”
等那位同学将课本送过来,卢灿将这这幅印刷版的《蓝衣少年》举起,和杨开雄手中的画做了个对比。
“大家看,这两幅画在在高光下的衣襟褶皱处理,是不是很相似?”
“女孩的眼神,与这位少年的眼神,是不是很相似?”
“还有,整幅画的英国洛可可风格,是不是也很相似?”
“还有,这幅画的背景风景,与庚斯博罗的风景画,是不是也很相似?”
“还有,他们的出笔习惯,是不是都从内向外走的渲染?”
尽管印刷版《蓝衣少年》很小,但这里的人对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这幅画非常熟悉,略微对比,就有了结论。
这幅未署名的油画,就是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作品!
“太精彩了!哟哦……”许胖子尖叫一声,高举双手,振臂欢呼。
掌声再度响起,这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