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灿忽然想到一件事,侧身和王老爷子说了两句。
老爷子笑了笑,“那正好,我们可以先去其他棚子里转转,把他们放进去的毛料给挑出来。”
王老爷子的心态明显比卢灿更成熟,昨天他有些紧张,今天临战,反倒是不慌不乱。
“笑什么呢?”杨季东在旁边问道。
“卢灿担心其他几家是不是会通过秘密渠道,往市场摊位里塞货。”老爷子低声对杨季东说道。卢灿在旁边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自己这问话,可有着揶揄杨家的意思——杨家就是这么干的。
“肯定有。”杨季东说得很坚决,“但毛料这东西,很怪。所有人都看好的毛料最后大垮的不在少数。我和高老弟在矿场经常给毛料开窗,成功率也不到七成。”
他指了指各个遮阳篷下面的大师,说道,“你别看今天来的全是赌石高手,今天毛料的出货率,估计也就六成左右,肯定有大垮的料子出现。”
“所以说啊,他只要不塞进去半赌料或者明料,我们就不用担心。”
杨季东说的是实话。
缅甸翡翠王的称号为什么如此泛滥?正是因为翡翠王的名头获得起来很容易——高倍率的赌涨几次,被人就称呼你翡翠王。但翡翠王没落的也很快——你赌垮两次,别人就忘了你曾经是翡翠王。
所谓翡翠王,其实是翡翠行业内的造神运动。这个行业有些畸形,需要用赌涨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还有什么比翡翠王的称号更有传播力?
一个翡翠王没落,就必须另外寻找一个翡翠王来接力。
这种现象,也侧面反映赌石行业的高风险性。
二十四位代表终于从台上下来,大家都知道,赌石决标即将开始。
那个叫普达的腊戌督导官应该是现场最大的官员,他拿着大喇叭,唧唧歪歪掸邦土语,说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