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如果成功,将会带来发动机的极大进步,超时空发动机的制作将成为可能,星际迷航中的曲速引擎或可出现。
所以总体说起来也不算是做无用功。加入这样的项目中,对她的资历提升很有好处。
现在方若华在斯坦福有自己的小组,正一门心思为证明斯托克斯方程解而努力,但是像这样的大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人才帮忙。
目前她虽然做着许多博士都不能做的工作,可其实还没有拿到硕士学位。没办法,事情太多,时间也有限,最起码还得两个月还能修满学分。
第二学位她要修物理,打算今年报考斯坦福约翰教授的研究生,但恐怕更是要等一等才行。
如今她靠着布朗教授的面子才召集到一些人手,还有学姐们义务帮忙,但是她想加快进展,终究还是得尽快组建完全属于自己的团队。
这次参与到跨国跨校的大项目里,就足以证明她的实力,等她相中哪个人才要招揽的时候,人家一看她的经历,至少不会一开始就把她拒于房门之外,对她说的话,多多少少也会重视一些。
方若华目前三年的最终计划,就是解决掉自己目前研究的诸多课题,获得菲尔兹奖。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找几个有用的帮手,被教授抓个一两回壮丁,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而且这回参与的项目组,也和自己研究的课题有很大联系,说不定能从中获取些灵感。
在哪里都是学习,到也不用太介意。
下了飞机,结果来接机的两个人,方若华都不认识,不禁有点意外:“你们清大的陶学峰教授,燕大的陶先林没有来?我登机之前他们中国双陶才说,要亲自来接机,顺便带我们去吃烤鸭的。”
来接机的两个年轻人,都是二十多岁,一个连忙很有眼力地接过布朗教授推着的行李箱,至于方若华还有其他年轻一点的教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