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身的的回答,截然相反,如果把他对此三问的回答概括,便是以自身为中心,而惠能则是以天地为造化,进行解惑。
他再问:“何为人?““贫僧尝闻,万物皆有生命,不论是一草一木,一沙一海。“惠能说道。
李风扬闻言此话,精神震动,面露苦笑,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的道,比起惠能的道,在境界上差得实在太远了。
因为惠能已经脱离了自我,归于天地。
而李风扬,还仅在自我之中。
如此一来,他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可谓是万分艰难。
他站在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惠能平静的看着李风扬,含笑问道:“李施主,你可明白佛与法?“李风扬目光诧异。
却见惠能微微摆手,慢条斯理的说道:“是心即佛,是心即法,佛与法一体不二,心外无法,心外无佛,僧宝亦复如此,佛、法、僧三宝,皆依一心而立,同体而异名,非内非外。““嗡!“这话落入李风扬耳中,识海一片空灵,犹如醍醐灌顶,陷入一种奇妙之境,仿佛自身离体,遨游物外天地之间。
他对惠能参拜,说道:“得大师开解,今天我才明白,罪性并不是一个实有,它即不在心内,不在心外,也不想心的中间,他当体既是心的幻用,其性本空,觅之了不可得,就像是我的心性本空能生万法一样,佛法原来是不二的,并非在心之外另有一个佛与法。“惠能闻言,哈哈大笑,说道:“李施主不愧是我佛教有缘人,只是佛性未生,入不得佛门,今贫僧就再送予施主一话。“略微顿了一下,惠能说道:“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说完,惠能看向李风扬,说道:“此乃二世尊送与三世尊之语,今贫僧送与李施主,望施主好好参悟,寻自我之道。““李风扬拜谢大师。“李风扬再次行礼。
“如此贫僧去了。“惠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