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帅府设了总军机房后也照葫芦画瓢搞了一个,由赵乾顺兄弟的心腹大将萧何达出任总军机。
而智深和尚则是大教化团的七大教谕之一,地位也非同一般。高俅即便可以拒绝萧合达,也不能不给智深大师的面子。
“二哥儿,你先去应付则个。”高俅吐了口气儿,“你先去趟总军机房,去把李永奇给我找来。”
李永奇是高俅的总军机,高俅其实是个甩手掌柜,宣抚司的政务都交给弟弟高廉,军务则丢给总军机李永奇,步军总管武松,马军总管杨可世三人。
高廉应了一声转身就离去了,没过一会儿,李永奇就捏着一个厚厚的土黄色大信封走进了八角亭。
高俅看了一眼那个信封,眉头一皱就问:“怎么?都军机司的命令又到了?”
现在大宋的军令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凡是建立了总军机房的各军、宣帅府、制置司等,所接受的命令都是有军机系统下达的。
正规的程序就是官家赵佶通过门下省或是以中旨的形式将命令下达到都军机司,然后都军机司再将皇帝的旨意变成条理清晰的军令,同原版的诏书一起下达——下一级的军机一般只需根据都军机司的军令行事,只要都军机司的军令没有和原版诏书明显冲突即可。
而都军机司的军令往往是非常繁琐的,所以就会用一种很大的信封封装。
“禀宣帅,”李永奇行了一礼,“是都军机司的通报书。”
所谓的“通报书”其实就是情况通报,有时候还会在通报后面附上都军机司建议。
“看了吗?”高俅问。
“已经看了,”李永奇道,“通报了西方突厥国和大食国的情况……原来西方突厥国和大食国同咱们是海陆相连的。都军机司早就透过白番商人在搜集他们的情报了。”
“哦。”高俅问,“怎么还有大食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