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天下豪商 > 第801章 儿臣赵乾顺 完

第801章 儿臣赵乾顺 完(2 / 5)

六个孩子闹得满头大汗,而在旁观看的潘巧莲却是娴娴静静的在看着书。她的长相本就美艳,现在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年龄也长了一些,身材也婀娜了起来,变得犹如熟透了的果实,更加美艳不可方物。和煦的阳光洒下来,照在她的艳丽的脸庞上,而她却专注着手中的书册,秀美微蹙,若有所思。

武好古则站在她的对面,正在一张画板上用铅笔打稿——他是刚刚从界河商市回来的,是来向赵佶汇报和谈进程的。因为同辽国的和谈涉及到了商市包税分配的问题,所以武好古也就参与进去了。而且他还趁机给高丽人挖了个坑,现在就是为这事儿回开封府说明情况的。

潘巧莲看的书,也是武好古和苏迨、吕好问等几个大儒一起编纂而成的,还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名字叫《理性论》——没错,就是后世成为科学、民主和启蒙运动哲学基础的理性主义!

而之所以会有这本《理性论》的出笼,其实是《天理说》和《实证论》发生理论冲突后的必然产物。

在武好古西征的这些日子里,云台学宫内部因为《天理说》和《实证论》发生了争吵——这其实也是大批“通才”和“博士”从学宫毕业后,又被留校做学问后,必然会产生的矛盾。因为《实证论》所强调的注重实践和感官认知,同《天理说》的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冲突。

这两种理论之间,缺少的就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就是承认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也就思考问题的方法)。

《天理说》其实是形而上学的范畴,探讨的是不可证明的事物,自然是脱离实践的。在实证主义的质疑之下,理性主义就应运而生了——不过“道德”能不能作为推理的始基,可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了!所以《理性论》发展下去,最终还是会动摇《天理说》的根基。

但是武好古却顾及不了这么多,因为“推理”和“实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