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满清军队驻守的许多大城市,其中甚至包括了武昌和南京!那可是明清时代的砖城,可比如今主流的夯土城坚固多了,照样都给太平天国的矿工兵用火药崩上了天。
“那么周老教头可认得火药作的高手?”打定主意的武好古又问起了火药制作方面的高手。
配制火药其实没多大难度,武好古自己就知道硝、炭、硫磺的比例。不过硝石和硫磺的提纯对武好古来说是个难题,而且火药也没有多大市场,又比较敏感,所以武好古并没有在界河商市建立火药工场。
“认识几个,”周侗说,“要不要老夫去替宣赞跑动则个?”
“那就有劳了,”武好古笑道,“周老教头最好能替本官寻几个年轻些的火药大匠,只要他们肯来,我就请旨调人。他们在火药作拿多少,到我这里就给三倍的钱。”
“行啊,”周侗道,“老夫明日就去寻他们。”
“好!”武好古点点头,“何状师,你能帮我走一趟徐州吗?”
何天然一愣,“宣赞要在下去徐州作甚?”
“去请人!”武好古道,“你和周铁锤一同去,他原是个矿霸,认得不少冶主、矿主和矿工。不过他在徐州犯过事儿,所以让你跟着去。”
“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必武好古多说,何天然这个金牌大状已经明白了,“还请宣赞给个效用的名义。”
效用不一定是冲锋陷阵的武士,随军的文士有时候也会挂上效用的名义。
“行!”武好古道,“先给你个两直效用士,等你从徐州回来再保你做个小使臣,随本官一起去西北充个文案,可愿意么?”
武好古身边先有个文案,就是武诚兰,虽然可靠,文笔也过得去,但是却应付不了方方面面的官人。而何天然是开封府的王牌状师,最会应付官员了。
而且他的思维缜密,熟悉律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