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证。而这些恰恰又是“华夷之分”的关键,所以“信而证”的理论是有适用范围的……
至少儒家的伦理纲常和道德标准,都是只能信而不能证也不须证的道理。
总之,武好文和苏迨凑一块儿就辩论,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听得赵佶有点烦了,干脆让他们俩一天隔一天入宫说书,也能图个耳边清净。
今天正好是武好文说书的日子,在崇政殿外面候了一会儿,等到问对的重臣们都散了场,武好文才获准步入大殿,就听见了乐呵呵的声音。
“二郎,你爹爹可答应去江南替朕采购书画古玩了?”
“禀陛下,家父已经答应了。”
“好,好。”赵佶笑着吩咐正在准备伺候他用膳的内官,“再加一副碗筷,朕和武卿一块儿吃吧。”
“谢陛下。”武好文连忙行礼称谢。
他到底不是武好古,和赵佶没有那么熟悉,所以今天赵佶叫他一起吃午饭那是属于“赐宴”,大大的荣耀啊!
“坐坐,”赵佶显得心情愉快,“既然你爹爹愿意走这一遭,那么朕明天就让翰林拟旨吧。
等过了上元节,就让他和米芾一同启程吧。”
这个时候在殿内忙活的小黄门已经给武好文搬来了一张杌子。武好文坐了下来,可不敢学他哥那么随便,只敢坐半个屁股,有点像个挨训的学生。
赵佶看着武好文的坐姿,眉头皱了一下,“你爹爹现在还能画画吗?”
“能啊,家父才四十多岁,正是壮年啊。”武好文回道。
“那你爹会武大郎的园林建筑画技吗?”
“会一点,”武好文说,“我大哥的画法都传给我爹爹了。只是他上了些年纪,学东西慢了,所以画得不如米友仁、杜文玉和张择端好。”
“能画就行了,”赵佶笑着说,“朕听说苏杭颇多名园,虽不富丽,但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