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天下豪商 > 第471章 分田地,做骑士 完

第471章 分田地,做骑士 完(2 / 5)

而且禁军上兵收入的五十余缗全是自家花用的粮饷,器械、军服等等并不在内。而乡兵是要自备不少东西的,只给百亩如何够用?”

武好文想了想,“那就两百亩,这样也能安置5000家了。”

“两百亩倒是勉强能养一户乡兵了,”武好古点点头,“只是维持不了太久啊,唐朝的例子,二哥儿总该知道吧?”

按照唐朝时候的均田制,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受口分田四十亩。也就是说,一家如果只有一个男丁,也会有100亩土地。但是只有一个男丁的家庭理论上是不会被抽。和均田制配合的府兵制规定六户抽一丁,先抽富户。

也就是说,服役的府兵家庭拥有的土地至少有200多亩,其中属于府兵本人的100亩理论上是免税的。如果府兵家庭拥有的土地普遍少于200亩,府兵制度就难免要走向瓦解了。

不过200亩田就能维持府兵是唐朝初期的状况,唐初的工商业不发达,庄园经济仍然是主流,老百姓不像宋朝人有那么多赚钱的路子。

而且唐初的科举制度只是个形式,取士数量是个为数或两位数的,根本不能和宋朝一榜正奏名就四五百(到徽宗朝甚至多达八百多)的盛况相比。所以民间的地主富农想要提升自己的阶级,就得当兵打仗立功。就是官员勋贵的子弟要当官,通常也是先当内府卫士(相当于近卫军)。

所以那时国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维持庞大的兵力,而且兵士的质量还不错——如果大宋的士子们都习武当兵了,宋军的战斗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可是现在的北宋末年,用200亩旱地维持的乡兵,战斗力是不会太高的。

武好古叹了口气,道:“二哥儿,你认为如今的5000乡兵能对抗六七百铁骑吗?”

武好文想了想,说:“这就要看将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