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若是想在云台庄听上几日的课,想来是可以的。若要拜入门下,只怕还要考试的。”
入云台学宫当然要考试了!要不然怎么淘汰学问好的,留下学问差的?
云台学宫可不要那种能在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那些人是不可能飘洋过海去传播儒家大道的。要往外传道就得要没多少真才实学的村秀才,最好连发解试都过不了……呃,如果有洪教主那样的人才就太好了。
“那就劳烦这位兄台带个路吧。”
“请兄台前面带路吧。”
“有劳兄台了。”
到底是儒生,虽然心里面大多不屑武好古这个“豪商子弟”,不过面子上还都是彬彬有礼,纷纷请武好古带路。
武好古自然不会推辞了,低声吩咐自己的女保镖小心提防范之文后,就笑呵呵下了城门楼,和吕好问一块儿向云台庄而去了。
“崇道兄,”吕好问一边走一边笑着,“你方才说拜入东坡先生门下要考试?这是听谁说的?”
“是听东坡先生门下的学士说的。”武好古回答。
当然了,他不会告诉吕好问那位博学多才的东坡门下学士名叫武好古的了。
“怎么个考法?”吕好问果然好问。
“这个……”武好古想了想,“自是要等东坡先生做了提举云台学宫后再议了。”
“云台学宫?”吕好问愣了愣,“是国子监所辖的吗?”
学宫一词在西周便有了,和“辟雍”一词意义相同,都是君王所立的高等学府。比较有名的就是战国时期,由田氏齐国所设立的稷下学宫。
“并不是国子监管辖的,”武好古回答道,“而是半官半私之学。”
“半官半私”其实是武好古给云台学宫的定位。云台学宫挂上官学的招牌是肯定的,要不然苏东坡这样一个大官怎么能当学宫的提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