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的时间。
“司令阁下,预警卫星发现索马里向东发射了未知型号弹道导弹,目前卫星正在对导弹进行跟踪。”
正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内休整的美国第七舰队很快接收到了卫星的警告,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上第46任司令伯德中将立即下达了应对命令:“接收卫星分析数据,同步进行轨道测量。”
30秒后。预警卫星完成导弹轨迹测量。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发现红外辐射时首先要根据红外特性分辨出其波长范围和特性,进而推断其温度甚至推进剂种类,据此分析分辨出目标的类型(如弹道导弹或者运载火箭),然后测量目标的矢量速度。由于采用红外探测器,观察到的导弹轨迹是一个个连续的点,所以必须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判定目标轨迹,卫星的扫描型红外探测器扫描周期为1秒后,号称在10秒钟内能够完成导弹轨迹测量。
但是用红外设备测量弹道导弹的轨迹,必须2-3颗卫星在不同角度同时观测才能得出三维空间内的弹道,单颗卫星只能得出一维平面上的投影。而融合其它预警卫星的观测数据不可能由预警卫星自行完成,必须经过地面控制站处理,所以这时候得出的导弹轨迹缺乏弹道高度与倾角,仅仅是弹道在平面投影的速度矢量,而不是导弹的真实速度矢量,因此无法预测导弹的目标。
38秒后。预警卫星发出导弹发射警报,将信号传递给战区内的联合战术地面站、澳大利亚的海外地面站和美国本土夏沿山的的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预警中心,进行数据融合与处理,得出导弹三维空间飞行轨迹。弹道导弹的抛物线轨迹,其水平加速度是一个累积数据的平均值,必需有一定时间积累才能推算轨道,例如发动机推力不变,但工作时间延长50%,其弹道必然不同,因此仅靠10秒钟内观测到的飞行轨迹还不足以判定导弹落点。
而且现代弹道导弹多采用机动变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