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琰把让团子自己在毛遂自荐的众人里挑选讲故事的先生的事儿同帝后、萧允都说了。这些人也都是翰林院里的,多是正在抄抄写写的文抄公们。换言之就是在坐冷板凳的。他们见宁编修因此入了太子的眼,也将此视为一个改变命运的终南捷径。
而团子,在被顾琰劝了半天他这是在为宁先生好之后,注意力终于转向闻所未闻的海选中来了。他乐颠颠的点着陪他一起挑选先生的人。
帝后看团子这么兴致勃勃的,都不想泼他冷水,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能做太子世子的先生,哪怕只是未开蒙前讲故事的先生,将来说不得也能混到个帝师的名分呢,也不算是辱没他们。御史也不至于叨叨说皇家轻慢读书人。
顾琰早就放出话去了,宁先生是在教团子一些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可不是给小儿讲故事这么简单。而且一众太子傅对团子的有礼、懂事都是交口称赞的。三岁不到的小孩儿,能这样自然是有人教得好。除了太子妃,这功劳他们认为宁先生也有一份。对东宫如此大张旗鼓的给太子世子选开蒙前的先生,他们自然是没有意见,还觉得是对此的重视。还有些老先生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来。也是想为他们找一个前途。
萧允摸摸团子的头,“儿子,到时候好好儿挑啊!挑个你看着顺眼的,合意的。”
团子点头,“哦。”他就比着宁先生的样子挑呗。他看宁先生就很顺眼,很合意。
顾琰失笑道:“不知道的,以为你在教他挑什么呢。”
萧允想了下一怕大腿道:“也可以啊!再过十二三年,到时候让那些姑娘上来唱歌跳舞弹琴吟诗,表演各种才艺,团子坐那儿举牌。”
顾琰心道,这还真成娱乐节目的海选了。
“是你自己想这么玩儿吧?没问题,回头臣妾给太子殿下你安排一场就是了。不过这事儿说起来是臣妾分内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