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她能忍得住不买?那不跟掏心挖肺一样啊。果然,大也有大的难处啊。想做点事怎么就这么难呢?怪不得渝王迟迟不敢大动作。
重要开支自然就集中在墨香苑和贵女书院。筹备中的皇庄识字班倒不占什么。今年还要找到合适校址买下,然后按她的意图装修把人都搬过去呢。这岂不又是很大一笔开支。再加上那真迹,她今年搞不好一个人就得花出去十万两。
白芷很快吩咐人去账房拿了总的账册来。顾琰打开默算了一番,得,她还真成败家女人了。这还没出正月呢,她都花出去一万多了。
天啊,本来以为有这个身家,这一辈子断不会为银子发愁了的。没想到,还是不能不想啊。
至于那本卫夫人的真迹,她也爱得不行。如果渝王妃真的是那个意思,她就收下了。那是断断不会贬值的东西。不过,家里现银不足,这个困境肿么破?
但是话虽这样说,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他们家的现银存量在减少。所以,顾琰要算一算她年后都花出去多少银子了。这样心头也好有个数。
这还没算人情往来搬出去送礼的重宝。呃,当然,她年前请客花了近万两但收到的贺礼远远大于这个数,把库房又充实了一番。之前送骆家小姑娘的玉壁就是从里头拿的,十分的名贵。
其实年底的时候顾琰才看过王府以及她嫁妆产业的账册,去年他们家是入不敷出的,包括她名下的产业都是。不过这里头都是有缘故的,王府的收入包括亲王和亲王妃的俸禄,外加皇庄、铺子等产业的收入统共十五六万两。但萧允从回京开始就大肆搜罗人才,正式投入了夺嫡之争。养人以及办事花的银子那是省不了的。然后顾琰名下的产业,最大的便是那个马场,但现在正是往里投银子还看不到产出的时候。乐善堂就更是如此了。这样一来,十五六万两一年就不够了。
萧允看顾琰说风就是雨,立即叫了白芷进来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