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吧。”
杨柏泉道:“东家,那这里怎么办?老马一个人可忙不过来。”因为是半义诊的性质,所以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的,抽走一个人那可就是半壁江山了。
顾琰想了想,“你去吧,我来坐堂。”她也是有行医簿子的,只是没有正式行医而已。为今之计,就是把管姑娘的事暂时放下,心无旁骛的先给病人诊脉开方。
杨柏泉点头,写完手上的方子站起来,“好,我这就去。”这两位大夫当年被回春堂逼得不得不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这次得以回来,都是卯足了劲要跟回春堂斗,反正东家有靠山不怕回春堂,平日里出入有都有护院保护他们。因此每天坐堂开方很是尽心尽力。
杨柏泉走了,顾琰便坐了下去。结果,好不容易排队排到了的人犹豫了。这么年轻的女子,哪怕她是乐善堂的东家,也让人心头不踏实啊。顾琰穿的是男装,不过众人都知道她其实是女子。因为还没有及笄,她梳的发式实在是不太成熟,所以干脆做男人打扮。
“我是考过了行医簿子的,我师傅还是太医呢,皇帝老爷子都找我师傅诊脉开方。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勉强,要是实在不放心,就到马大夫那队去排着吧。”顾琰看着面前的老大爷说道。其实来乐善堂的基本都不是什么大毛病,头疼脑热的她应付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老大爷想了想,又看看马大夫面前
在顾琰的小桌面前坐下,把手搁到小脉枕上。他是成年的偏头疼。
吕太医教给顾琰的是,中药最重要就是一人一方。毕竟根据患者自身适量增减药方。不然就不是大夫,只是一个两角的药方典籍了。只要将几千张药方背下来就成大夫了。靠行医簿子的时候,也重点考的是因人制宜因病制宜。
顾琰望闻问切以后,笔走游龙的开了方子,“去那边取药吧,吃上三服药,有效果了你再来给铜板。”都是柳城的,也不怕他跑了。乐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