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帝国狂澜 > 第二一二章 粉饰之道

第二一二章 粉饰之道(2 / 8)

亲小人远君子是亡国之道……可是从古到今,哪一代朝廷上没有小人的身影在活跃?开创了中华盛世之大唐,从李渊李世民到由盛转衰的李隆基,身边都不乏小人,不过有的成了明君,有的则被刻在了耻辱柱上,关键的问题不在小人,而在君王本身。商纣王宠爱妲己,以致亡国,后代的史学家们有很多人都把责任推到了以美色迷惑君王的妲己身上,后代的封神演义干脆把妲己说成是一个狐狸精,多么可笑的逻辑,一个抢劫犯抢劫了珠宝,难道要怪罪珠宝太漂亮了?

儒家的最高奥义就是为上位者遮羞,他们使出浑身解术,为一代代昏庸的君王拉出无数个奸臣陪葬,甚至在他们巧妙的渲染下,人们只痛恨着奸臣,却忘了真正的罪犯。

有人痛恨蔡京,却可怜身死他乡的宋徽宗;有人痛恨秦桧,却忘了藏在阴影中的宋高宗;有人痛恨贾似道,却无人咒骂宋理宗;魏忠贤万死难消民恨,谁又知道朱由校?纵使到了近代,提起老佛爷慈禧太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活扒了她的皮,可有人去责怪在权势斗争中惨败的光绪么?身为君主,无能才是第一大罪啊!无能的危害远甚于好色残暴,尤其在列强环伺风起云涌的年代,无能的上位者往往会毁掉一个国家。

儒家的粉饰之术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为文化大革命谢罪的是谁?四人帮而已,上位者的宝座永远列于神坛之上!其实儒家已经不能算是儒家了,也许改名为儒教才更为妥当……

钱不离隐隐察觉到了武钟寒的用意,严格的说,武钟寒是一个有野心的小人,也是一个敢作为的小人,他能在短短的几年里从捕快升到捕头,虽然和他父亲留下的人脉有关系,但如果他不甘愿冒险抓捕了数个凶悍的盗匪,也升不了这么快。

武钟寒看到钱不离微笑不语,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些日子来他想了很多,做为一个将要掌管密谍的人,不管加入哪一派的势力,都犯了上位者的大忌,他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